牙周病治療

牙周病治療務必請患者配合良好的刷牙習慣,否則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且容易復發,因此病人需有耐心並徹底做好口腔衛生。

牙周病治療

第一階段:基本治療

牙周統合 + 牙周抗生素凝膠 + 特殊儀器

臨床諮詢:提供初期治療計畫

全口牙周囊袋探測記錄

根間片照射:大約14-18張 ( 視個人狀況張數不同 )

口腔衛生指導:學會牙刷、牙間刷及牙線使用

牙齦上牙結石清除

全口牙根整平/牙齦下結石刮除 ( 分2- 4次進行 )

第二階段:維護治療

牙齦下結石刮除完成後安排一次刷牙檢查-以牙菌斑顯示劑測試刷牙狀況:能達到10%以下最好

第三階段:手術治療

第二次牙周囊袋探測:基本治療後6週評估恢復程度是否需再安排牙周手術

解釋是否需作牙周骨再生手術

於治療過程當中可能需合併拔牙、贗復治療 ( 臨時假牙及永久假牙)、根管治療或齒顎矯正等,需依照醫師建議的治療計畫進行。

常見問題

FAQ

紅腫的牙肉向下萎縮成健康的牙肉,所以患者本身會感到牙縫變大,牙縫變大時不必擔心,並不會無限制的繼續變大,變大的原因是因為早期牙周病破壞造成裡面的骨頭降低,還沒治療之前因為牙肉紅腫遮住了牙縫,經過治療之後牙齦消腫了,牙縫自然會跑出來。

※所以請認真使用牙間刷清潔牙縫喔!

紅腫的牙肉經由牙周治療後往下萎縮成健康的牙肉,所以原本被紅腫牙肉蓋住的牙根因為牙肉消腫後自然就會裸露在外面,造成在吃東西的時候牙根容易敏感。

解決的方式:

  • 記得不要吃太冰太酸的食物; 用溫水刷牙。
  • 可以輔助使用抗敏感牙膏。市面上有多種抗敏牙膏,記得不要互換使用,建議同種廠牌使用一陣子後覺得效果有限再試另一種。

剛開始改變成正確的刷牙方式,反而刷牙時牙刷上面有血,不必擔心!

牙肉仍在發炎時輕輕按摩會有輕微出血是正常現象,只要刷牙時不會疼痛,持續輕輕按摩牙齦,大約1-2週後,滲血的狀況就會逐漸改善

  • 切記不可因刷牙後流血而停止刷牙,這樣會影響治療效果,牙齦發炎也會更嚴重喔!
  • 再次提醒,不會痛都沒有關係!

醫師教導的刷牙方式需要把牙刷及牙間刷輕輕按摩到牙肉,有時會因很認真刷牙導致過度清潔,而造成牙肉破皮反而更痛又不敢刷

  • 所以再次強調,刷牙不能會痛喔,會痛代表太用力了! 請再放輕力道。

不需要。雖然漱口水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可能會有一些幫助。但因為細菌喜歡”黏”在牙根表面,所以使用牙刷及牙間刷才能清除黏黏的細菌。 另外,長期漱口也會造成牙齒染色,味覺改變或黏膜等傷害。

牙刷、牙間刷及牙線三種一起使用,一天只要徹底清潔2次就可以了,吃完飯後則簡單將牙縫中的菜渣清出,且漱口減低口內酸性即可。

  • 不需要每天刷4~5次以上,會造成過度清潔。

需要

  • 牙間刷主要清潔牙根露出來的地方,要徹底使用才能幫助牙周病治療。
  • 牙線主要清潔牙齒與牙齒靠緊的地方,目的是要避免鄰接面蛀牙。

所以請大家記得,每個牙縫都要用牙線清潔,牙縫比較大的地方需再使用牙間刷。

不需要。但家中若原本已有電動牙刷可善加使用。

  • 切記使用的方式要醫按照醫師教導的方法。

不需要。但家中若原本已有沖牙機可輔助使用,使用時水柱力道不可過強,主要還是強調牙刷、牙間刷及牙線的徹底清潔。

牙刷3個月更換一次,若才使用不到一個就牙刷就已經開花,代表刷牙力道太大,需再減輕力道以免傷害牙齦。

牙間刷7-10天更換一次; 牙間刷使用時不需使用牙膏。

不建議。

牙根旁邊包覆著骨頭,骨頭外面包覆著牙肉;牙齒不容易自然脫落,若要等

牙齒脫落,需犧牲掉所有的骨頭及牙肉。這樣會造成將來假牙很難作上去,且花費會更多。所以醫師建議拔除的牙齒如果都不拔,未來會容易長膿包、咬東西無力、牙周病反覆發作、假牙製作困難度提高等問題。